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的特色及其管理
济南奥格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6-01-29 13:22:58    文字:【】【】【

  素,影响了中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一定数量的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础与前题;而提篼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深化内部发展,则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核心。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医医疗机构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始终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要正确认识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其诊治疾病中有其的优势,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如果放弃这一特色和优势,中医医疗机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

  根据形势的发展、医疗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办院思路,要注意研究市场、培育市场,不断扩大基本医疗服务,开拓特殊医疗服务,向社区和初级卫生保健延伸。

  继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展,是防治疾病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关系到医院能否生存与发展,中医院的内涵建设更关系到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关系到中医院能否在当前竞争中有效地完成医疗保健任务并受到群众选择。

  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医院的管理人才缺芝,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既懂管理又懂经济的人才更加匮乏,这已成为严重制约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二。因此要尽快加强对院级和科主任的培训,使之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加速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首先要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内部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难点;此外还要对后勤管理社会化、院内医疗资源合理调配使用等进行积极的探索,使之更加合理,减少资源的浪费,提篼效益。

  为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中医医院的内涵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制定了一些行业标准与规范,并开展了几项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工程”:*杏林计划"是“八五”期间在全国重点建设100所示范中医医院的计划。该计划于1991年开始实施。目的是:探索按照中医特点和规律,在全国办好一批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管理严格,医德篼尚的中医医院。经过严格的评审验收,截止1999年5月,已有133所中医医院被授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称号。这些医院办院方向明确、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较篼。为全国的中医医院起到了示范作用。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的建设为了加强农村中医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探索在现有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思路和模式,实行一网多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在全国开始了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建设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1999年5月已有28个县(及县级市)通过了验收,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的称号。实践证明,在现有农村三级医疗网中,加强中医药的参与,有利于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有利于中西医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健制度,同时也是对原有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充实和完善。

  全国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的建设为了瘥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科研,培养篼技术和管理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开始进行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号剂型改革基地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有二十余家通过了一期验收,在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中医药行业在“九五”期间以至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为了适应新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准备进行二期建设。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创造的中医医疗水平、急救水平和中药制剂研制水平;大力开展相关学科基础性研究和中医理论研究,力争有突破性进展,以确立学术地位;努力发掘中医特色诊断、特色疗法,使之逐步完善,以提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并形成其自身优势;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深化对中医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的研究;培养技术人才梯队;培育中医临床学科。

  4.中医医院医疗管理规范我国的中医医院是在建国后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对中医院的管理,尤其是对中医医疗质量的管理,无外部经验可借鉴。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管理,为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和走向世界创造必要的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1991年弁始,逐步颁布、实施了《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1991年);《中医病案书写规范》(1991年5月);《中医护理常规、文件书写规范、技术操作规程》(1993年10月);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新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1994年3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1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6年1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997年10月)等一系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力提高了中医院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水平。根据形势的发展,上述某些标准、规范仍在不断修订、完善之中。

  5.成立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置监测中心为了主动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中医医院管理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6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其目的是:规范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行为,提篼中医医院管理水平;促进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内涵的学术交流,完善制定技术标准;探索中医医院适应医保制度改革和医疗成本核算的途径。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网络,一套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一个动态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库,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水平。“中心”的任务是:负责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的选点、建设、培训及协调工作;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快速、准确、动态的医疗质量监测,为国家制定行业的宏观规划、科学管理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监督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标准在全国的执行情况。

  地市级中医医院的功能定位王小才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襄樊市441000)决定》指出:“卫生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童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确立了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框架,便于更好地发挥地市级中医医院的功能。

  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的中医机构已形成了国家、省、地、县、卫生院、卫生所等6级中医医疗服务网。地市级中医医院的功能和作用,已客观地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以市的中医院为例进行分析。

  襄樊地(市)县(市)中医医院1998年工作统计表职工人数床位门诊人次出院人次业务收入(万元)固定资产(万元)①一所地市级医院②七所县市级医院1.地市级中医医院承担着大量的医疗任

浏览 (52)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技术支持:卓汇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