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治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B超胆瘦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复查B趄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
5体会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太过,助湿生热蕴结于肝胆,肝胆失f疏泄,瘀滞络阻成积所致,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息肉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也有炎性息肉,后者易治,前者难治,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西医西药治疗尚不理想,一般认为少数有癌变倾向,故西医多主张行胆囊切除术根治。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应先以内科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妥,不可盲目主张手术。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以逐瘀消症汤治疗。方中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凌霄花活血化瘀,鳖甲、蛤壳软坚散积,草、白花蛇舌草利胆解毒,可抑制腺瘤增生,再配醋制香附得莪术相配则消磨积块之功更强,本病病位在胆,与肝有关,病机重点属瘀,故用药以逐瘀消症为主,稍佐疏肝利胆,通过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因肝与胆相表里。肝病日久易脏腑同病,治疗易表里同治,即使胆囊息肉腑病消失,后期亦应重视调理脏病,对减少胆囊息肉复发率有一定的裨益。本病病程较长,通过病例总结观察,凡病程短,及时治疗一般治愈率高,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者,或由肝硬化、慢性乙肝病及腑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无效病例较多。
排卵效灵汤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体会浙江省缙云县中医医院(321400)丁禹占黄银爱麻慧琴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是排卵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医无此病名。患者多因长期不孕而求治,其发生率在正常生育妇女中为45,在不孕妇女中为-LUF患者月经周期多正常,基础体温(BBT)呈双相型,也有孕酮分泌,B超监测下亦可见主卵泡发斌,可是长大的卵泡在月经周期的中期不破裂,即无排卵现象,但黄素化。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肾主生殖”、“肝主疏泄”的理论探索IAJF的治疗方法,又从外科“托里透脓”法得到启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以补肾调肝、活血通络为法,拟定排卵效灵汤作为治疗LUF专方,又经临床30多例验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药物组成与服法本方以明张奈岳之毓麟珠为基础,以促进卵泡成熟,再加红花、桃仁、皂角刺、穿山甲活血通络。透达关窍,以利卵泡破裂而顺利排卵。排卵效灵汤组成:红参须log,党参2g,黄芪20g,白术lg,甘草5g,茯苓lg,当归20g,熟地黄20g,川芎5g,白芍lg,鹿角霜lg,菟丝子3g,杜仲lg,川花椒5g,红花10g,桃仁10g,炮穿山甲5g(研细末分冲),皂角刺20g.服用方法: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1剂,水煎眼。视月经周期长短确定服药天数,一般每月服115剂,BBT上升即停药。效速者10剂即可排卵,如不能排卵次月再服,多有服至115剂而孕者。如停药复发,重服仍然有效。肝郁症状明显者可加柴胡lg. 2病例介绍旦结婚,一直未孕。曾去多家医院求治。B超系列监测有优势卵泡,张力低,BBT上升后仍旧存在,直至经行消失;BBT呈双相型,但黄体中期稍低;输卵管造影示通畅。西医诊断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经用人工周期、克罗米芬及中药等治疗2年多均罔效。刻诊:月经15岁初潮,末次月经1999年3月5日,经期、经色、经质、经量均正常;经前乳房胀痛、腰酸;经期有轻微腹痛。
白带正常,偶见拉丝白带。性功能正常。平素倦怠乏力,余无不适。舌胖,边有齿印,苔白微黄。脉虚。以补肾调肝、活血通络为法,投排卵效灵汤。处方:红参须lg,党参2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5g,当归20g,熟地黄20g,酒白芍10g,川芎5g,黄芪20g,鹿角霜10g,菟丝子30g,川花椒5g,杜仲10g,红花10g,桃仁lg,皂角剌20g,炮穿山甲5g(研细末分冲)。水煎服,每R1剂,每月经净后连服10剂,在服第1720剂时曾加用柴胡lg.30剂后BBT呈典型双相,40剂经B超监测已有排卵。嘱续眼10剂,以资巩固。
笔者以补肾调肝、活血通络、透达关窍为法,拟定排卵效灵汤以治疗LUF.方中黄芪、人参、党参、茯苓、甘草、白术补中益气,以养先天之肾,助肾气旺盛。川花椒补右肾命门而壮阳;鹿角霜益阳补肾;杜仲补肾,虽温而不助火;菟丝子守而能走,平补肾中阴阳;熟地黄生精血,滋肾水补益真阴。五味合用,兼补肾中阴阳,化生肾气,而使肾气盛。当归、芍药养血补肝,川芎补肝血,有行气开郁之功,熟地黄滋阴补血,合而用之,补肝之体而助肝之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穿山甲“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桃仁。红花活血去瘀,通利经脉;川芎、当归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走窜行散,以通经隧。此六味药合用则能活血通络、透达关窍。全方补肾调肝,活血通络,透达关窍,能使卵泡成熟并顺利排出。现代医学认为,LUF主要由于黄体生成素(LH)峰过早出现或LH值较低、卵泡壁上的酶活性减弱和卵巢局部前列腺素(PG)不足所致。本方对上述三个方面均有调治作用。
宫血安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60例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50000)李京枝河南中医学院李翠萍我们自996年开始应用自拟的宫血安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60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妊娠试验及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停经<49天的健康妇女,年龄1938岁,平均27岁;孕14次,平均2. 8次。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在临床资料方面差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第1天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mg,12小时再服米非司酮25mg,第2天采用同样剂量和方法,共服150mg,旗3天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mg,服药后6小时内在门诊观察排出物并记录出血情况。治疗组在服米索前列醇后24小时口服宫血安冲剂。基本方组成:黄芪、党参、当归、川芎、桃仁、益母草、炒蒲黄、红花、三七、旱莲草等。上药按比例制成冲剂,每次15g,每日3次,共服36天。对照组口眼益母草冲剂(广西桂林平乐制药厂生产),方法同上。
3治疔效果疗效标准:显效:服药后阴道出血量<经量,出血时间<7天I有效:阴道出血量<经量,出血时间814天,无需清宫者;无效:阴道出血量>经量,出血时间>15天或仍需清宫者。要求每例详细记录服药后出血量、持续天数、转经时间,并于流产后7天、15天、30天、60天进行观察随访,此期若突然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2倍以上,及时就诊立即清宫,刮出物送病理检。
治疗组160例,阴道出血量<经量72例,<经量73例,>经量15例,<经量者共占90.63;对照组160例,阴道出血量<经量40例,<经量69例,>经量51例,<经量者共占68. 1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1)。
治疗组160例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均在30天以内,<7天89例,‘814天64例,1530天7例,14天内干净者153例,占88.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尸<.01)。治疗组月经30天恢复者81例,占63,对照组月经30天恢复者37例,占23.13,3140天恢复者91例,占56. 87,>40天者32例,占2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尸<.1)。
4讨论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与宫腔内有残留组织,宫缩不良有关。因药流后损伤冲任气血,气虚血瘀,运行失常,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故阴道出血持续不止,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止血。方中黄芪、党参,补中益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桃仁、红花、益母草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三七、旱莲草活血止血。炒蒲黄以止血擅长,全方共奏益气祛瘀止血之效。
温阳益气法治疗病表综合征25例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450000)朱翠玲张笑丽我们从中医基本理论出发,借助现代医学方法,对25例病窦综合征阳虚病人,测定了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及血清总甲状腺素(TT4)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并以温阳益气法治疗,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多指标变化。
1临床资料25例病窦综合征病人,均系住院患者,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075岁,平均64岁;病程<5年者10例,515年者13例,16~20年者2例。冠心病18例(占72),原因不明者4例(占16),心肌炎3例(占12)。心功能按MYHA标准分级:I级9例,丨级16例。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77年北京地区对病窦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为阳气亏虚证:心悸惊惕不安,眩晕、气短乏力,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胸痛或下肢水肿,夜尿多,舌质淡紫或淡嫩、苔白,脉迟或结代。阴阳两虚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身困乏力,恶寒喜暖,头晕、胸闷痛,口干,五心烦热,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迟细或结代,或乍迟乍数。
25例患者中,属阳气亏虚证22例,阴阳两虚证3例。
正常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t年龄30~75岁,平均65岁;血压及心脏体验无异常,心电图检查正常,无内分泌及免疫缺陷性疾病。
2治疗及观察方法阳气亏虚证:温阳益气为主,方药:红参6~10g,熟附子15 ~30g>桂枝10~15g,生甘草10~15g等。阴阳两虚证:温阳益气养阴为主,方药:红参6g,熟附子10g,女贞子15g,桂枝10g,麦门冬15g,生甘草lg.临床加减:偏心脾阳虚加茯苓30g;偏心肾阳虚加麻黄3g,细辛3g,仙鹤草30g;痰湿明显加半夏12g,薤白15g;瘀血症状明显加赤芍15g,丹参30g,檀香6g.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对心率及内分泌激素有影响的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3结果疗效标准:显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心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心率均有进步。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25例病窦综合征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显效10例,占40,有效13例,占52,无效2例,占8,总有效率92.由于阴阳两虚型仅3例,故未作统计比较。以动态心电图观察,有6例病人做Hollter监测显示,24小时总心率及平均心率有明显提高,平均基础心率提高12士1.5次/分钟。正常对照组(30例)TT3、TT4 2士17.915ng/ml,治疗后分别为1士19.132ng/ml.两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01),治疗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丁丁3、TT4均值有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阵发性房速全部控制,3例阵发性房未再发作,其余发作次数减少,1例由Hollter证实,房早由原来的1040次/24小时,治疗后下降为76次/24小时,短阵房速由87次/24小时减为0.25例中U例病人作了疗后复测、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较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CNRT)均有不同程4讨论病窦综合征是心血管疑难症,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对于病情重患者可安装起搏器。中医无此病名,但从临床表现来看属心悸、胸痹、眩晕、昏厥、虚劳、迟脉症等范畴。临床观察到,患者大多有畏寒、手足不温等表现,用温阳益气法治疗后TT3、TT4水平较前提高,其它各项指标随之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