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皮、丹参、土茯苓、柴胡、乌梅、路边菊、黄精、猪苓、鳖甲、甘草各15g,藏红花4gD根据病情加减药物,肝区疼痛加元胡、郁金,腹胀加莱服子,肝脾肿大加鳖甲、龟板、桃仁,正气不足加红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疗程。2.2壮医药线点灸:按龙玉乾著《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方法》一书介绍的方法进行灸治穴位:肝穴、中脘、肝俞、足三里及耳穴的肝胆区等,每日施灸1次,每30次为1疗程。
3治疗结果疫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两次复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B超检肝脾肿大缩小至正常13例;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肝脾肿大未见明显好转14例;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经治疗3个疗程无改变或加剧,乙肝两对半检阳性者3例。
4典型病例19年5月18日门诊,自述于就诊两年前因外伤失血过多,在医院输血后常有肝区隐痛,胸胁胀满,纳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尿黄口苦,头晕耳鸣,时有遗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经做肝功能及两对半检查不:总胆红素13.8;xmo/L,TIT9u,谷丙转氨酶165n,HB-sAg、HBeAg、抗-HBc阳性。诊断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用抗蛇毒中草药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每日药1剂,药线点灸1次,服药点灸1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继用原方及点灸第2个疗程后,HBsAg、HBsAg、抗-HBc均转阴,后将上方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服lg,嘱患者自行灸治以巩固疗效,后随访1年肝功及两对半正常。
5讨论与体会乙型肝炎相当于中医的肝郁、胁痛、黄疸等范畴,是湿热疫毒之邪郁滞脾胃中焦,湿郁化火,消耗体内阴液而导致肝肾阴虚,故其病理基础是肝、脾、肾三脏失调和湿热气滞血瘀等邪气的壅结。在采用抗蛇毒中草药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过程中发现乙肝活动期高酶状态时,中草药结合点灸治疗效果明显。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有正气不足,湿热内盛,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的表现。相应地采取清热解毒,利湿健脾,补益肝肾,舒肝理气,活血化疲等治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总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