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管理医疗设备信息bookmark0设备残值的一种计算方法任永洪(西充县人民医院设备科,四川西充在用设备理论残值计算,应该考虑年折旧率(Z),已使用年限(S),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投入增值率(T)本文介绍一种设备理论残值计算方法,近5年来我们一直沿用,未见其它特殊办法,故写出供同行。
长期以来,设备理论残值计算仅从折旧率和已使用年限作,往往设备尚能使用,而残值所剩无几。例如,1992年在进行设备评估时,一台KF200mAX光机,购置日期为1976年,一般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折旧率为10,到1992年该机仍能使用,按上述原则计算出理论残值为一7500元,原因是忽略了投入增值率(T),设备之所以能继续使用,与管理分不开,即所谓年平均投入,它包括了对于这台设备的所有维护和修理,零配件更换虽计了支出,但人力投入、该设备购置费的利息就没有考虑。总之当设备从安装使用起增值费就已产生了,就叫设备投入增值率(T),大约在40~55.我们选用如下计算方法,X=― 0.55ZS)X为设备理论残值,Y为原值,0.55为增值率(T)Z为折旧率,S为已使用年限。
重新计算上述X光机,理论残值为2625元。另外,对于万元以上设备的折旧率,一般为10~16,折旧办法较多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应该重视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的认可,对于承担这些任务的人员要加强培训和管理,他们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不应该只看到有形的财富,而忽略了无形的财富。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孟祥湖,张之才(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医疗器械科,山东东营〔〕本文从医疗设备菅理的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经济效益现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样,医疗设备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总值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去一定的水、电费用及材料消耗,维修费用往往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而因设备停机所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是惊人。因此,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减少停机率,对是否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至关重1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节约修理费用1.1加强日常保养,减少外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疗设备结构日益复杂,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如果等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修理,则设备往往损坏严重,从而维修费用高,停机时间长。因此,为防止出现上述情况,我们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了专门的巡回保养制度。即在设备交付使用后,由各科室负责,工程师按设备使用情况定期地下科室巡回检查设备的(下转第44页)科学管理医疗设备信息(接上页)假设有80台同类型设备,各台设备发生故障是相互独立的,发生故障的概率都是0.01,且1台设备的故障能由1人处理。考虑两种维修工作的方法,其一是由4人维护,每人负责20台,其二是由3人共同维护80台,现比较这两种方法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的大小。
按种方法X表示“人负责维护的20台中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台数‘,以A(=12,3,4)表示事件”第i人维护的20台中发生故障不能及时维修“,则知80台中发生故障而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为:也就是说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大于按第二种方法以Y记80台中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台数,==8砍0.01=0.8,故80台中发生故障而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为: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后一种情况尽管任务重了(每人平均维护约27台),但工作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目前我们各医院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一方面,设备维修跟不上,不及时,另一方面,维修人员闲散,无所事事,这除了维修水平的限制外,人员配备不合理,没有充分调动起维修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各医院情况不同,维修力量不同,人员管理也有不同,重要的是采取真正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维修水平,保证医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接第46页)状况,对设备进行包括操作情况、测试与调整、电气安全测试、清洁、润滑及更换易损耗元件,并检查设备保养登记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
另外,建立维修“会诊‘制度,利用各专业的工程师对某些问题进行’会诊”,能在内部自行解决的尽量自行解决,以节约维修费用。
1.2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关键。目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我们的维修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硬件维修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软件维修能力。
因此,除了配备齐全先进的维修工具(如在线电路测试仪等),还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利用请进来(即请有关公司到院里来举行技术讲座或培训班),或走出去(即出去参加相应的学术会议或学习班),使维修人员能及时地了解医疗设备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拓宽其知识面。从表面看,这些都要花费不少的费用,但与节省下来的高昂的维修费用相比,还是值得的。
1.3做好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为维修工作服务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医疗设备随机所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及维修说明书、工作原理图和电路图等往往是能找到的手资料,它对于设备的维修工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许多设备就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料而不得不外修。因此,在设备引进投入使用后,就应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随机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作为重要的部分妥善保管,如有有关人员需借阅时,应办理相应的手续,避免丢失。另外,维修人员还可利用参加培训或学习班的机会注意搜集有关资料。维修人员通过对随机技术资料的研究学习,不仅能了解仪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为更好地完成维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对设备的功能有完整地了解,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合理利用保修合同,保证设备的完好率近几年来,由于进口装备不断增多,国外厂家在我国建立了不少的维修服务站,以进行他们的售后服务工作。我们应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服务,搞好本单位的维修工作。进口医疗设备在保修期内的维修是的,但过了保修期,他们除了要收取所用的配件费用外,还要收取一定的维修费用,这些费用往往是很高的。如果1年内维修次数稍多,一般的医院将感到难以承受。
目前,国外许多厂商对过保修期的设备维修提供了买保修合同的方式。保修合同一般有以下几种:第1种,同设备在保修期内所提供的服务相同;第2种,每年进行一定次数的保养维护,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零配件费用由医院自行负担,但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第3种,每年进行一定次数的保养维护,进行技术咨询,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照常收费。合理签订保修合同,充分利用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不但能有效地保证设备的完好率,还能变无计划的维修为有计划的维修,节省维修费用。
3不定期举行临床医护人员仪器设备使用讲座,避免出现因不正当操作引起的设备故障由于目前进口医疗设备日益增多,先进程度越来越高,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操作界面又多为英文,这就对操作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难以熟练操作。我们平时所遇到的许多设备问题就是由于不会操作或误操作引起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在设备安装时由安装工程师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外,对各科室普遍使用的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还可由设备科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对有关科室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讲座,使操作人员熟悉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及保养知识,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总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是整个设备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为医院创造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