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扩张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附40例报告)
济南奥格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6-05-04 08:41:54    文字:【】【】【

  血管扩张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附40例报告)王慧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晚期较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传统治疗以B族维生素为主,疗效不明显。现采用血管扩张药物酚妥拉明和莨菪碱类药物静脉用药,疗效显著。现将经治疗的40例综合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选自住院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且均有程度不等的四肢皮肤感觉异常,四肢麻木和疼痛。肌电图检查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58岁,病程5~16年,心、肺、肾功能正常。全部病例均经B族维生素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按上述标准先后选择同期住院病例2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做为对照组。对照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两组病程、病情均相仿,具可比性1.2治疗方法在常规糖尿病饮食、磺脲类和(或)胰岛素、中草药联合降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全部使用酚妥拉明5- 654-210~20mg,加入706代血浆500ml中静脉滴注,每曰1次,10-15天为1疗程,一般t3疗程,每2疗程间隔5-7天对照组20例用复方丹参20ml,维生素B60.2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一般2~ 3疗程,每2疗程间隔5-7无1.3观察项目以肢体麻木、疼痛缓解程度、MCV和SCV的变化即从用药治疗至恢复基本正常所需时间作为观察指标。

  2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40例中,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MCVSCV有所恢复者32例占80,无效者8例,占史沛荣20对照组20例中,有效者11例占55;无效者9例,占4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检验差别有显著性(i=4.104,P>005)治疗组有效者恢复时间为15天,症状消失者占80,30天症状消失者占20,尤其对减轻患者的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效果较明显,MCVSCV恢复正常为3个月左右。对照组有效者时间为30天,且MCV和SCV恢复不明显。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过程中,全组病例均有血压下降,下降范围(5~ 0.133kPa),少数患者出现心悸、口干,均未影响疗效观察。

  3讨论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由滋养神经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可导致整个神经系统,尤其是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常见,是糖尿病晚期较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微动脉、静脉基膜增厚,微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微循环血供不足,缺血缺氧,使末梢神经纤维轴突变性,继以节段性或弥漫性脱髓鞘改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又反过来加重微循环障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酚妥拉明是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能扩张微动脉、小动脉,缓解微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灌注。654-2对大脑皮层有明显镇静作用,可通过植物神经调节血管紧张度和全身平滑肌,扩张全身小动脉、静脉,增加周围微循环血量,并有阻止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流阻力,加速血液流动,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因此,在常规控制饮食及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胶体次枸橼酸碟、羟氨苄青霉素、蔡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我科用胶体次枸酸铋、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满意,与单用雷尼替丁相比,有效而且安全,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所选42例患者均在治疗前作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将其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25- 46(平均35.5)岁;平均病程5.2年;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复合溃疡1例;单用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58(平均38 5)岁;平均病程6.7年,其中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复合溃疡1例。

  1.2用药方法合用组胶体次枸酸铋120mg羟氨苄青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分别三餐前服用,铋剂睡时加用120mg,铋剂4周1疗程,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2周1疗程。

  单用组雷尼替丁口服,每日2次,4周1疗程,治疗期间全部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束作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前后作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测定。

  1.3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溃疡灶转为疤痕期或消失;②好转:症状基本缓解,溃疡灶转为愈合期或缩小50以上;③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溃疡灶仍为活动期间缩小不足50肤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24例2.1症状缓解率合用组用药2周内17例(73),症状消失,4周24例(100)症状全部消失;单用组2周内10例(60)症状消失,4周内16例(90)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角军。

  2.2溃疡愈合率用药1个疗程后,合用组溃疡愈合21例(88),好转2例(8),无效1例(4)单用组溃疡愈合11例(6),好转5例(28),无效2例(1),各组间比较用X2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X2=4.12,P<005)2.3不良反应呋喃唑酮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尚能忍受,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无异常发现。

  3讨论铋剂在酸性胃液中能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种保护膜覆盖溃疡,使之不受胃酸侵袭,亦让粘膜的修复不受胃酸干扰11,铋剂还能与炎症渗出物和粘膜蛋白络合形成一复合体,包绕细菌使之失去贴附上皮细胞的能力,继而铋离子进入细菌体使之死亡21,羟氨苄青霉素与呋喃唑酮能增强杀菌效果上述联合治疗较单用氏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为基层治疗消化性溃疡较为经济、方便、满意的方法。

浏览 (35)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技术支持:卓汇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