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计划委员会医务室(065000)赵学诚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之“哮”“喘”范畴,多于冬春之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92年以来,应用六味地黄丸(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口服,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缓解期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共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大的72岁,小的5岁,病程长的52年,短的3年。按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提出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分期标准,本组病例均为缓解期病例2治疗方法每于春秋两季服用六味地黄丸,春天在4月初(清明节前后)开始服用,秋季在10月初开始服用,均连服2个月,早晚各1丸,空腹白开水送服有发作先兆者即时服用,方法同上,病情控制后巩固1个月。
3观察方法及治疗效果于治疗后的每年6月、12月随访复查,评定疗效临床治愈:3年以上未复发5例(哮喘基本不发作),占26. 3;显效7例(偶因感冒咳嗽有轻度发作),占36.8;有效4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占21.1;无效3例(发作次数及症状无明显变化),占15. 8,总有效率84.2 4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二脏共司气体的出纳,若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故发哮喘六味地黄丸,用治肝肾阴虚之诸症,此处用以补肾纳气,培本固元,使气有所归,哮喘自愈,即所谓“未发扶正,已发祛邪”
有关报道,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泽泻、丹皮、云苓有抗菌消炎作用,故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颇佳,关键尚取决于服药季节及用药疗程复方新诺明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辽宁省总队医院(沈阳市110034)宋莉莉刘淑芬王烨到1998年因发热服用复方新诺明后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对诊断及后果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屮1998年先后收治因服用复方新诺明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大67岁,小28岁。死亡7例,占同期死亡人数的22 1.2用药情况:根据病例记载,本组病例有明确服用复方新诺明药物的有13例,同时服用复方新诺明及其它解热镇痛药物的有5例,有肝炎病史又使用复方新诺明的2例1.3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出现皮疹,皮肤、巩膜黄染,恶心呕吐、纳差,呕血及黑便,肝大、腹水、肝功能改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超肝内回声增强、粗糙药时间和症状出现时间的关系,要注意把药物反应与原有疾病引起的肝脏病变相鉴别。肝脏损害如黄疸或其他反应的发生,一般不早于用药后1周,不迟于停药后1个月。激发试验有一定危险性,故一般不宜采甩1.5服药时间、药物剂量与肝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服药时间越长、药物剂量越大,肝脏损害程度越重。
2讨论2.1复方新诺明又称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是磺胺药物之一。对常见致病菌的敏感率为81.,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主要造成过敏性小胆管炎,肝组织呈弥漫性炎症伴点状坏死,偶尔可见肉芽肿。近年来报道磺胺类药物主要引起①血尿尿闭、尿毒症;②皮疹、药物热发生率2~3,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也常发生;③白细胞下降,停药后可恢复;④头痛全身乏力、恶心呕吐;⑤个别有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及精神症状本长的为17天,短的为3天2.2磺胺类药物引起肝损害,多在2周内发病,也可在6周以后患者常突然起病,有发热、皮疹,3~6天后出现黄疸肝肿大伴压痛肝功能受损、AKP升高药物对肝脏损害其特征为:①肝损害与药物剂量有关,剂量愈大损害愈重,可因用量过大或长期连续用药蓄积而中毒,亦可因两种以上药物的相加作用使毒性增强,或用肝脏药物代谢酶损耗,产生有害代谢产物,使肝脏受损;②发病率较高;③潜伏期较短,多数在数小时致数曰内出现症状;④可复制实验性肝损害。2.3药源性肝病在临床表现生化与组织病理等方面,都不易与其它肝病鉴别,如错误地追加给药量或加用其他具有直接或协同损伤肝药物将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另外也因患者自行购药服用而使发病率增加,因而正确使用磺胺类药物和向患者宣传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是在临床上应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