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扭曲的背后
济南奥格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6-06-17 08:40:15    文字:【】【】【

  2000.3卫生经济研究卫生经济管理*药品价格扭曲的背后周正华药价问题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究其原因,众说不一。有的说是利益驱动,有的说法是法制意识不强,有的说是执法部门执法不力。人们不禁要问:药价扭曲缘由何在,纵观近两年的药价混乱,笔者认为药价扭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定价上的官僚主义。在9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后,药品定价权绝大多数还集中在国家和省两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现有药品管理目录,列入中央管理的品种就有60多个大类,每一类又有若干个品种,每一品种又有若干个规格。列入省管的,仅江苏省就有13类50多个品种。除把小品种、小用量、低价格的药品如散类、膏类、滴剂、气雾剂放给企业自主定价外,统而笼之的按作价办法作价。市、县价格主管部门,虽然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见面,但没有定价权。由于药品定价权集中在国家和省,众多厂家生产若干品种,价格主管部门的定价很难走出企业报价、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套路。即使到企业调查,也只是听汇报,看账本,很少对每一个生产流程进行核算。价格管理部门的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给药品虚高定价以生存空间,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给药品定高价,扭曲了正常的药品价格。如一支环丙沙星注射液政府定价出厂价为12元,到患者手里为15.6元,工厂销售给医药公司或医疗单位的实际出厂价只有2~3元。

  (二)投资上的地方主义。前几年的药品(尤其是中外合资药品)高定价,给生产、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也为地方财政作出了贡献。药品的高额利润,刺激着地方政府从其利益出发,重复建厂,重复生产,导致近几年国家医药生产增长速度飞快、供求严重失衡,药品市场适应性差。据报道,对全国2460家制药企业统计,1998年7月份,药品库存达177.8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绝大部分产品都处在压价竞销状态。压价竞销,并没有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实惠,而是将药品价格中的高额利润由过去75在工厂、15在商业,重新分配为70在医院,20在商业,10在厂家(三)地位上的利益主义。诊疗、配药合一的医疗服务体制,是药品高定价、高回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营养地。优越的条件和赶不走的患者,药品价格再高,也不怕患者不用。

  有些医院为了多销药、多创利,鼓励医生开处方,明文规定开药可得3回扣。为了得到回扣,明明可以用价格低的常用药治病,却偏要开价格高、回扣大的进口药、合资药。医院凭借医病的得天独厚条件,逐步从当地医药部门进货改为直接从厂家进货。

  执法上的保护主义。检查药价国家早就有明文规定,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也组织了相当力量进行检查,但每次检查处理的力度并不理想。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和身体安全。为此,笔者认为,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断地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深化改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药品价格管住、管好。

  (一)深化改革,实行医药分开。要走出药价扭曲的怪圈,制止药品虚高定价、高额回扣的腐败行为,彻底的办法是改革医疗体制,实行医药分开。医院所需药品由同级医药公司派驻分支机构到医院供应,这样才能使药品进销透明化,从根子上铲除进药、用药回扣现象,同时也利于行业之间、主管部门之间的监督检查。目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资金一部分来自于药品销售,在实行医药分开后,可以适当提高诊疗服务收费,可以实行地方财政差额补偿。

  4.费用效益分析:据了解,全省EPI四病预防保健每年投资约200万元,17年累计约3485万元,3486:69733=1:20(指数平滑法)中位数法估计所获效益则为3485 49年间,福建省计免四病(脊灰、麻疹、白喉和百日咳)计免前32年(1950~1981)合计发病中位数每年约102448例。1982年以来大规模开展EPI连续17年,累计减少约160万例(中位数法)到192万例(指数平滑法)每例发病损失分别以1000、400、600与200元计(不考虑经济效益的时间贴现)估计所获效益达5.77~6.97亿元。其费

浏览 (21)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