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动脉向恶性实体肿瘤组织灌注碳酸氢钠提高化疗药物疗效的初步观察
济南奥格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6-07-07 09:16:05    文字:【】【】【

  恶性实体肿瘤治疗效果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有关,现已认识到多药耐药基因调控的P-糖蛋白能够通过ATP将药物从细胞内泵出,而P-糖蛋白结构和功能与细胞内外H+有关。肿瘤细胞内外pH较正常细胞低,但细胞内pH高于细胞外|1.现有的克服多药耐药性方法,见效甚微。本课题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向实体肿瘤组织灌注NaHCOs观察能否提高ADM、MMC、5-Fu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44例病人均经临床、血生化、影像或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肝癌26例、转移性肝癌8例、盆腔肿瘤10例(输尿管乳头状腺癌术后复发1例、恶性葡萄胎1例、子宫内膜癌1例,直肠癌未能手术1例,直肠癌手术后复发者6例)。男23例、女21例。确诊时间1月~ 2年。随机分组法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21例(42例次),加用NaHCO3介入治疗组23例(1例次)。

  1.2方法对照组经股动脉插管分别注入ADM40~60mg、MMC发性肝癌血供较好的患者按病灶直径每厘米给予40碘化油1ml与上述ADM、MMC总量的1‘3~ 1’4乳化栓塞。如栓塞术中症状明显者用0. 05利多卡因2~4ml灌注。治疗组按每立方厘米肿瘤大35~10ml缓慢灌注后再灌注生理盐范平生,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肿瘤治疗学。

  水30ml,化疗药物灌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组术后静脉滴注5NaHCO3250ml,每日1次连用3d.专门医师用B超同一部位检查肿瘤组织大小。

  1.3疗效判断根据每人次术前术后1monCT或B超检查结果判断疗效。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放射免疫法测定AFP. 2结果两组用药前均做CT或B超检查、原发肝癌放免测定AFP,介入治疗后1mon后复查CT或B超、AFP.根据肿块大小、AFP变化判断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加用5NaHCO3组部分缓解率(74)高于对照组CP<3.01),见表1.经卡方检验两组肿块改变有显著意义01)原发性肝癌AFP降至正常者33(4‘12)、对照组AFP降至正常1(1’14);不同部位肿瘤肿块缩小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每个部位肿瘤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见表2.表1两组肿块改变情况组别人次增大>25治疗组51对照组42两组比较*表2两组不同部位肿瘤变化诊断肿块缩小>50肿块缩小<50AFP降至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原发性肝癌26转移性肝癌8盆腔肿癌3讨论肿瘤化疗面临着恶性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严重问题。肿瘤细胞过度表达了抵抗弱碱性化疗药物进入细胞内“能力”111.目前克服恶性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各种方法见效甚微。检索近5年国内外无经动脉向实体肿瘤组织灌注NaHC3调节肿瘤组织pH值,提高ADM、MMC、5-Fu疗效的报道。

  1999年1月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肿瘤研究中心Raghunand等发现在人类乳癌治疗中,加服NaHCO3大大增强了ADM的疗效|1.1996年,Bischof等报告细胞内pH的调节机制影响到细胞的生长、分裂。在25°C时人类结肠癌细胞“休眠期”细胞内pH大于7.4这一pH高于其它肠道细胞7.4时比6.8强11.TNF能改善恶性肿瘤细胞耐药性,细胞培养表明TNF的产生依赖于单核细胞内pH及Na+依赖性的HCO3-周节|31.我们经动脉向实体肿瘤组织灌注NaHC3治疗组疗效明显提高CP<3.01),3个疗程后,其中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基本消失占33(4‘12)。盆腔肿瘤介入治疗3d内疼痛、小便失禁等症状改善占100(5’5),肿块完全消退1‘5.经动脉向实体肿瘤组织灌注NaHC3提高了ADM、MMC、5-Fu的疗效,但其机理较为复杂。这种方法除了增强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外,还可能与调节实体肿瘤组织pH、克服肿瘤组织内低pH状态,有利于免疫因子在肿瘤组织内保持正常结构和功能,更有效地发挥自体免疫抗肿瘤作用有关|41.(谢汪世存主任提供部份病例)

浏览 (166)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